本报讯 在日前举行的2010全国导游大赛决赛中,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王渊拔得头筹。在此之前,他已连续获得苏州市、江苏省的初赛、复赛第一名,是名副其实的“连中三元”。王渊的屡屡胜出,使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声名鹊起,而对于这所只有13年办学历史的独立学院来说,人才培养的成功却绝非一日之功。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位于昆山市周庄镇。学院院长高祖林介绍,作为昆山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学院以昆山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了一系列适应地方经济尤其是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和方向,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呼应周庄乃至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学院重点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并新增了会展专业方向,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和服务专门人才。在今年上海世博会的现场,该院酒店管理专业和会展专业的学生凭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专业精神,从容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
    学院主动和昆山的各大企业开展合作,借助企业产品研发的技术平台,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悟性和敏锐度。2007年,该院一名在读学生设计的一款内衣因款式新颖、创意巧妙,被著名的内衣生产企业——昆山AB集团选为当季内衣新款之一并投入生产与推广。此后该集团提供了大量新面料和样衣,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最新推广的面料和款式,而学生也成了企业的业余设计师。
    该院还借助企业设备平台强化学生的实训,每天有三分之一的理工科学生可以参与各个环节的实训。学院与浙江大学中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华东地区最大的工业控制实验室,与苏州杰和兴精密塑胶模具生产有限公司共建了“教学工厂”……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岗位实境,大大提高了素质,拓宽了就业渠道。早在1998年,学院就成立了苏州大学高职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以系科为单位分别成立了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还拥有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共有40多位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受聘承担学院课堂教学任务和实践环节指导,“双师型”专业教师接近80%
    在合作培养学生和开展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学院和企业合作申报科研项目,仅两年时间就共同申报成功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建成苏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依托这些平台,企业的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往往能事半功倍,而学生也能通过参与科研而获得更多的历练。
    良好的平台、雄厚的师资和扎实的训练,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各级专业和技能大赛中,学院荣获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艺术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30多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96%以上,协议就业率达到了70%以上。